本文关键词:宋朝出行工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宋朝陆地出行工具以动力为标准可分为3大类别,即:人力类出行工具,畜力类出行工具,人力和畜力并用出行工具。其中,人力出行工具有辇、舆、轿、人力推车、檐5种。舆的数量有25个,辇的数量有9个,轿的数量有6个,人力推车的数量有5个,檐的数量有2个。畜力出行工具包括辂、车、马、驴、骡、驼、牛、象8种。辂的数量有6个,车的数量有47个,马、驴、骡、驼、牛、象的数量各1个。人力和畜力并用的出行工具是串车,数量有1个。宋朝陆地出行工具的种类有14种,数量有107个。宋朝水上出行工具的种类有舟、船、舫、筏、艇、舸、凌床7种。其中舟的数量有10个,船的数量有18个,舫、筏的数量各有2个,艇、舸、凌床的数量各有1个。宋朝水上出行工具的种类有7种,数量有35个。宋朝出行工具的种类共21种,数量共142个。陆地出行工具的种类占宋朝出行工具总种类的约66.67%,水上出行工具的种类占宋朝出行工具总种类的约33.33%。陆地出行工具的数量占宋朝出行工具总数量的约75.35%,水上出行工具的数量占宋朝出行工具总数量的约24.65%。从出行工具种类与数量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宋朝出行工具以陆地为主,陆地出行工具在宋朝人的日常生活中据主体地位。宋朝各阶层人士的出行工具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宋朝皇帝的出行工具以辂、辇、舆和车为主;皇室人员的出行工具以辇、舆、车为主;官员的出行工具以舆、轿、车为主;工商庶人的出行工具以车和马为主;女性的出行工具以檐、车、驴为主。从出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上来看,北宋各阶层人士以陆地出行为主,水上出行较少。南宋后,由于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水上出行工具的使用有所增多。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宋朝出行工具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宋朝北方地形平坦,陆地出行工具以大型的车子和马匹等牲畜为主,北方乘轿出行的现象并不普遍;水上的出行工具有舟船,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冬季水面结冰,舟船行驶受到限制。同时,北方人发明了凌床,解决了北方冬季水上出行的难题。宋朝南方地形崎岖不平,陆地出行工具以轿子为主,乘马、坐车者,不多见;南方地区水系发达,人们出行多选用水上出行工具。总之,宋朝北方地区出行工具以陆地为主;南方地区出行工具以水陆为主。宋朝出行工具的装饰经历了由简朴到奢华,再回归到简朴的演变。宋太祖至宋仁宗朝,统治者锐意进取,出行工具的装饰以简朴为主;宋神宗朝至宋徽宗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出行工具的装饰以奢华为主;南宋后,政治动荡不稳,经济急需恢复,再加上统治者提倡节俭,出行工具的装饰又回归到简朴的风格。宋朝的出行工具具有六个特征:一是种类的增多,二是逐渐走向平民化,三是动力由畜力向人力转变,四是渐趋保守,五是制作水平相对较高,六是装饰相对奢华。宋朝出行工具对当时人们的出行、物资的运输、水陆交通的建设、租赁业的兴盛、畜牧业的发展、旅游活动的繁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宋朝出行工具的种类对北方对峙政权及周边国家出行工具的种类提供了借鉴意义。北方对峙政权及周边国家的出行工具对宋朝的出行工具也充实了宋朝出行工具的种类。宋朝出行工具的种类、形制、乘用的规定对元、明、清朝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宋朝 出行工具 工具种类 工具数量 地域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4
【目录】:
【相似文献】
1 ;天下看点[J];东西南北;2014年05期
2 迟子建;;风雨总是那么的灿烂[J];现代交际;2008年05期
3 ;[J];;年期
1 ;出行工具“大变脸”[N];哈尔滨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辉;七成被访者认为汽车就是出行工具[N];中国质量报;2012年
3 山西省原平市南滩村 曹申义 温国庆;开发农民旅游需“量体裁衣”[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记者 卓上雄;何不换种方式出行[N];海南日报;2006年
5 闫冰;一路畅通 尽享自由[N];网络世界;2007年
6 李文婷 汪志敏 崔奕;公交IC卡突破126万张[N];常州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张华;农家美景入画来[N];莱芜日报;2008年
8 刘文静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禁电”之争背后的法与理[N];广州日报;2014年
9 记者 王金舟;市民青睐配套全面的中小户型[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1 张莉;宋朝出行工具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宋朝出行工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题目:宋朝出行工具研究 编号:36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