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天涯窝 发表于
三名驴友攀知名险峰 因26颗钉子他们麻烦大了
江西上饶三清山巨蟒峰,海拔高度约1200米,形似一条巨大蟒龙,极其险要,被称为三清山三大绝景之一。
近日,来自台州的三个驴友,因为攀登巨蟒峰时在峰壁上打入了26颗膨胀螺栓钉,涉嫌故意损毁文物罪,被当地检察院提起公诉。
三人为了登顶在峰体上打入26颗挂片
三清山巨蟒峰,高128米,最细处直径不足7米,形如巨蟒,头大腰细昂首挺立,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历经3亿多年地质演化屹立不倒,不可再生,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这里是游客如织的国家重点风景区,这里也是让攀登爱好者们望而却步的地方。
巨蟒峰之险,是攀岩界公认的,浙江省攀岩队教练张天志说,华东地区的野外攀岩主要集中在临安、仙居等山区。但是想挑战江西三清山巨蟒峰的人不多,因为没有可攀性,都知道极难爬。
2001年,世界顶尖级攀楼攀岩选手、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曾经来到巨蟒峰,却摇头而归,感叹不借助工具无人能徒手登上巨蟒绝顶。
今年4月15日,来自台州的三个驴友,张某、毛某和张乙某(女),带着工具到达巨蟒峰底,通过“打挂片”的方式,一边在山体上打入挂片用于固定绳索,一边利用绳索的力量,终于登上了峰顶,但是也在巨蟒峰体上留下了26颗膨胀螺丝钉。
经专家评定,3人的行为不仅对景点造成了严重破坏,其打入的膨胀螺栓钉还会形成新的裂痕,加快景点柱体的侵蚀进程,甚至造成崩解。
近日,此案已移交上饶市信州区检察院审查,检察机关将以涉嫌故意损毁文物罪对3名游客提起公诉。
事件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当地媒体以“巨蟒峰之殇”为题,痛斥不文明的攀登行为。
同时在浙江登山圈里也引起讨论,业内大神都说不应该。
台州仙居登山协会会长方浙
攀岩是挑战自我,绝不是挑战自然
“我不想评论他们的行为,这个圈子才这么大,太熟了。”台州仙居登山协会会长方浙说,作为资深的攀岩爱好者,攀岩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行为,而绝不是挑战自然。
“巨蟒峰那是多么神圣的地方,就敢随便往上面钉膨胀螺丝,这是受国家保护的地方。”方浙说,在外行人眼里会认为哪个人能登上很险峻的高峰就是最棒的,但在内行看来,攀登的方式对不对,才是最主要的。
方浙介绍,攀岩界对攀岩技术有一个公认的难度系数评定,一个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攀爬的能力的极限是5.10,对专业攀岩者来说,5.15是极限。
“如果是一个真正的攀岩爱好者,他会很清楚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哪个位置,而不需要通过攀登多少高峰来证明,又不是比谁爬的多。”
方浙介绍,攀岩可分成人工岩壁和自然岩壁,人工岩壁一般用于各类比赛,攀登的路径都是设定好的,就看攀岩者通过技术和力量,能用多少时间能爬上去。
而攀爬自然岩壁,也就是俗称的“野攀”,也分成两种,运动型和传统型。所谓运动型,指的是事先在岩壁上面开发过保护设施,有人保护,一般都能攀到顶。“最典型的是,在岩壁上打膨胀螺丝。”方浙说,理论上来讲,除了这个地方有特殊标志不允许攀登,比如说自然遗产,政府有牌子立着要保护,一般的岩壁都是可以打的。传统型,就是只用专业装备武装人的身体,然后徒手攀登。
“这是比较典型的极限运动,也是最原始的攀岩,因为风险大,所以我们业内评判的标准,不是以能不能完成,而是攀登的方式是否准确。”方浙说,在进行传统型攀岩的比赛中,评委只会看选手的攀登的方式,从来而判断这是哪一个级别的攀登者。
“爬不到最后,只能说运气不好,一点也不会觉得丢脸。”
浙江省登山协会秘书长许宁:
浙江登山协会要求会员文明登山
浙江攀岩的实力很强,曾出过两个世界冠军,青年队伍的成绩更是在全国名列前茅。攀岩分为人工岩壁和野外攀岩(简称野攀),野攀又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顶绳”,就是从岩壁顶端固定绳索,绳索放到岩壁底,攀登人通过绳索攀登;还有一种叫做“先锋攀”,需要用电钻在岩壁上打入挂片作为攀登的固定点,这样就会对岩壁造成一定程度伤害。
这次台州驴友采取的攀登方式就是先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