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天涯窝 发表于

标签: 总局

专栏5  建设山地户外安全救援系统
  1.标识系统:建设导视标识、警示标识、劝示标识、服务指南等体系。
  2.安全系统:建设安全防护装置、预警装置、应急救援装置、紧急庇护所、救援队及救援装备等体系。
  3.救援系统:建设救援、医疗、运输一体应答反应体系。
  4.救援服务站:建设服务中心、休息点、露营地、驿站,完善供水、供电、照明、停车场、卫生间、垃圾回收处置等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加快形成权责清晰、分工合理、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落实国务院《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持续推进单项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协会改革试点工作,完成全国性山地户外运动协会与体育行政机关的脱钩。
  (二)完善政策体系
  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现行规划布局、税费、价格、土地等政策。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对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予以必要支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推动山地户外运动保险服务、救援体系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
  (三)夯实工作基础
  加强山地户外运动集中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集中区及周边的政策、交通、安保、信息和技术服务、救援体系等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快推进山地户外运动和山地户外产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山地户外运动服务规范,健全山地户外活动的安全、秩序和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山地户外运动和山地户外产业在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项目运营、器材装备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形成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数据监测、定期发布常态化机制。
  (四)加强人才保障
鼓励多方投入,开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专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培训机构和体育企业建立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加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智库建设。
  (五)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山地户外产业有关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情况和问题,研究制定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将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规划。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工作力度,推动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六)加强督查落实
  各级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