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天涯窝 发表于
地方政府政策力度持续加大
相对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黄标车”报废要求,部分省市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报废更新目标。
如浙江省规定“2012年底前全省县以上城市主城区全面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力争每年淘汰‘黄标车’不低于15万辆,2015年底前淘汰全部‘黄标车’。”广东省计划到2015年全省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的运营“黄标车”、珠江三角洲地区力争淘汰全部“黄标车”,其中优先淘汰运营重型载货汽车和大型载客汽车。而广东现有黄标车160万辆,大中型载重、载客用高排黄标车近50万辆。北京2012年淘汰老旧机动车37.7万辆,今年的目标是18万辆。河北省计划至2015年底,淘汰全部黄标车。而其他黄标车大省(如江苏、河南等)也均在积极着手制定更为严格的黄标车报废更新政策。
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黄标车淘汰是主要的政策手段之一。随着地方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淘汰黄标车的重要意义,并已就(或准备就)黄标车制定严格的淘汰目标和淘汰计划,未来几年,各地黄标车淘汰将得到顺利推进。
客车及中重卡车市场将受益于黄标车报废更新
截止至2011年底,全国“黄标车”保有量约1,520万台,占汽车保有量的16.4%,其中以中重卡和大中客为代表的柴油黄标车贡献了汽车污染的绝大部分。根据《规划》中黄标车淘汰项目要求,2012-2015年重点区域大型客车、中型客车、重型卡车、中型卡车累计淘汰量分别达到34.8万台、39.2万台、61万台和77.8万台。通过测算,如淘汰计划能够严格实施,上述车型年均淘汰量将分别达到2012年销量的110.2%、108.4%、23.8%和67%。预计客车及中重卡市场将受益于“黄标车”淘汰进程的加快,未来几年报废更新需求将持续增大。
重卡行业:受益于国家黄标车淘汰进程加速,未来几年,2005年底前注册重卡车辆有望基本淘汰,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将基本淘汰未达到国Ⅲ标准重卡车辆。加之2009-2010年销售重卡车辆也将进入更新周期,预计2013年起重卡市场报废更新需求有望快速释放。短期内,随着宏观经济回暖和基建投资复苏持续,重卡需求逐步恢复,行业供需关系正回归合理;中长期看,城镇化未来仍将为重卡市场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重卡出口增长空间仍较大。
客车行业:大中客市场将成为受益于黄标车淘汰最为确定的一个细分板块。预计未来几年国Ⅲ及国Ⅲ以下标准城市公交车将得到大面积淘汰,并有望更新为国Ⅳ标准客车、混合动力客车、CNG/LNG客车、新能源客车等节能与新能源车型。同时2005年底前注册的运营类客运车辆也将基本淘汰。根据测算,未来几年大中客市场年均淘汰量将超过2012年销量,预计传统客车市场在报废更新需求的带动下,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同时校车和出口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