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天涯窝 发表于
大家好,我是来自 GeekCar 极客汽车的管立鹏,之前我的题目是《新出行时代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出行工具吗?》后来我想题目可能不合适,因为无论怎么不需要,出行工具肯定会是越来越多的,所以我改成了《新出行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今天的分享我应该是最后一个了,我觉得 GeekCar 极客汽车是跟这个活动最不搭的一个演讲者。前面几位嘉宾都是做设计创业、智能硬件业,都有自己的产品拿出来来讲。而我们是基于媒体属性的性质,是一个做内容的媒体。我们一直坚信媒体的价值,我们的口号是发现并推动美好的未来出行生活。我们 2013 年在 CES 展会上做过展示,CES 是一个偏向于智能硬件的展会。但是 2013 年的时候发现怎么这么多汽车公司参加这个展览了,相当于撑起了 CES 半边天,所以我们觉得自己做这样一个媒体,在汽车和科技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后来我们发现汽车这个工具已经存在一百年了,在新出行时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我们的头脑里交通工具的创新需要再加上和交通工具有关的科技创新,我们现在的关注点从汽车科技变成了未来出行。之前我们会介绍我们是汽车科技媒体,但是现在我们会介绍说我们是关注未来智能出行的媒体。
简单介绍一下 GeekCar 极客汽车,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账号或者登陆我们的网络。我们关注的点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自动驾驶、共享交通、个人出行工具。智能硬件和智能出行工具可能和今天的主题比较贴合。
这是我们用户的属性,把汽车去掉,其他的和各位做产品的用户群体是吻合的。
有一个问题是到底是极客还是生意?这是很困扰我们的话题。不知道大家怎么样理解极客,我的理解是发烧友,他可能把一件事做得很极致,他可能脑子里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想法,内心也是非常强大的,他想把一项技术做到极致,按照这帮人没想过怎么样赚钱,没想过怎么样商业化。在我头脑里真正把极客和生意联系在一起的人才是最伟大的。我们以前做的更多的是 to B,更多的和汽车科技相关的东西,C 端的用户可能不了解我们在做什么,也不太关注我们。如果我们仅仅是 to B 的话,我觉得很没有意思,我觉得未来的出行一定要让 C 端的消费者更容易感知到。到底是 to B 还是 to C 我现在也不知道,所以我们现在的定位 to A。
我现在想通过汽车行业的一些例子,看看能不能对跟未来出行相关的创业者一些启发。这里我放了四个 logo,并不是给他们做广告,他们也不需要我给他们做广告,只是觉得这四个品牌在我心里做得比较对。
先说这四个的特点。这四个公司的创始人,他们最开始做公司的时候都是极客,比如福特创始人亨利福特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我们要做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这个想法现在觉得没什么,但是在那时候是不可思议的,非常疯狂。前几日博士在德国办了一个活动,他们有一个中央的设计院开幕,邀请了一些媒体去。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德国斯图加特老博士的房子。他的房子不知道有没有一百年,但至少有几十年了。这个房子在将近一百年前就有类似于自动升降的吊灯,包括中央集成的吸尘器,而且直接电梯入户。所以我觉得老博士在那个年代一定是一个极客。比如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他心里想的并不是做一辆电动汽车,电动车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能源的载体,他可能想的更多是有关新能源,有关怎么样把人怎么样送到火星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极客开始做。